新闻资讯

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遵义市取得哪些成效?下步作何打算?

7月20日,记者从遵义市召开的“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市始终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让脱贫基础更稳固、成效更持续、衔接更顺畅,全力促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遵义市取得哪些成效?下步作何打算?
(图侵删)

2021年,遵义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921.25亿元,总体实现稳中求进,稳中有升,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16元。

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遵义市坚持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实施粮食单产提升行动,多措并举压实责任定面积、优化结构提高单产、强化保障增加产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2021年,遵义全市完成粮食产量234.1万吨,同比增长3.22%,2022年粮食产量稳定度考核位居全省前列。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遵义市始终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已初步构建茶叶、辣椒、红粱、生态畜牧渔、中药材(含石斛)、蔬菜(含食用菌)、竹子、特色林业(花椒、刺梨)等市级8大农业重点产业、县域“一县一业”和脱贫县“一主两辅”农业产业体系。

2021年,遵义全市投产茶园173万亩、辣椒217万亩、蔬菜355万亩、食用菌4亿棒、水果119万亩、中药材196万亩、红梁160万亩、竹子376万亩、花椒100万亩,出栏生猪406万头、牛35万头、羊80万只、家禽3000万羽,茶叶、辣椒、方竹种植面积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红粱、中药材规模稳居全省第一位,湄潭县蝉联中国茶叶百强县第一名,农业产业覆盖带动超过200万人以上群众增收。

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不断夯实。遵义市围绕“培育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发展新模式、形成新业态、实现高效益”发展思路,提升农业科技装备水平,扎实推进农业良种化、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品牌化、智慧化生产。

截至目前,遵义全市水稻、玉米、油菜“三杂”良种普及率达98%以上、畜禽良种率达90%以上,建成4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实现全市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44.51%、统防统治覆盖率45.14%、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农业机械化耕作率达47%、农产品定量检测合格率达99.8%,成功创建播州、凤冈、习水3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遵义朝天椒获全国“最具影响力品牌”称号。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日趋完善。遵义市聚焦“一业一龙头”,强化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截至目前,遵义全市已累计培育培育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202家、84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388个,家庭农场稳定在8000家左右,农产品加工总产值580亿元(不含烟酒),通过融合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累计实现129.26万户、521.27万农民以多种形式入股变股东,覆盖带动12.4万户、46.7万脱贫群众增收。

下一步,遵义市将以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为契机,扎实推进以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为基础的农业现代化,围绕构建“大食物”安全观探新路,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围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探新路,全力夯实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围绕农业现代化基础支撑探新路,全面建强农业现代化基础保障,以农业大发展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洋

编辑 吴浩宇

二审 卢世容

三审 陈富强

  • 平坝:牛儿失足掉坑,消防成功助其脱困
  • 以军说将逐步撤出黎巴嫩南部
  • “电波不逝 信念永存”
  • 数览:以俄乌冲突为例,且看美西方如何发动舆论战
  • 王毅同菲律宾外长洛钦举行视频会谈
  • 决战脱贫攻坚 贵州省国防工会干了这些实在事
  • 2023年中国(阿尔山)旅游大会开幕
  • 滚滚延河水 不尽为民情——从延安谱写奋进新篇感知“为人民服务”矢志不渝
  • 长庆油田于甘肃庆阳启新:“追光逐电”新添“好风光”
  • 美新版“标准”-3导弹将投入部署Block ⅡA型将可拦截洲际导弹
  • 严监管持续加压 年内支付罚单逾2亿
  • 两支巴西球队会师南美解放者杯决赛
  • 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遵义市取得哪些成效?下步作何打算?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