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切实提升公共卫生素养(新论)

在空港、海港口岸,工作人员认真进行各项卫生检疫;在一些餐馆,消费者扫描食品安全监管二维码,浏览检查、抽检信息;在一些山区,高山卫生健康巡回服务队为当地村民送去医疗服务……持续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成为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的坚实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经过多年实践,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安全预防、管理和控制模式。其特点包括:发挥制度优势,实现对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果断决策和高效管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体系;总结公共卫生安全防控的经验和规律,依法依规开展工作;广泛进行社会动员,充分发挥政府联防联控机制的作用,等等。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以及重大疫情防控与应急管理体系总体上是有效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卫生健康教育和科学知识普及,提高群众公共卫生素养。”应当看到,疫情反映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今后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快补齐群众公共卫生素养的短板。从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到消除涉疫情谣言的传播土壤,再到培养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都与提高公共卫生素养密切相关。只有用科学和理性充实自我,才能最大限度提升全社会应对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能力。    提高群众公共卫生素养,首先需要提升公众对于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理性认知能力,提升防范意识,培养科学思维。其次,需要增强公众最基本的疫病防护技能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后,还需要提升公众对网络信息真伪的辨别能力,避免轻信盲从。这既需要每个公民积极参与,也需要有关部门出台政策、采取举措,共同促进群众公共卫生素养的提高。近年来,许多地区创新方式方法,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成为提高群众公共卫生和健康素养的有效途径。    从更大视野来看,提高群众公共卫生素养,储备与生命健康相关的应急知识和能力,不仅有助于更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也有助于在极端情况下更好应对风险和挑战。医学研究表明,猝死患者抢救的最佳时间只有4分钟,严重创伤伤员抢救的黄金时间是30分钟,周围群众的急救意识和能力往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说明,提高群众公共卫生素养、增强自救互救能力十分必要。    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同国家整体战略紧密衔接,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充分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提高群众公共卫生素养,让每个人成为自己健康和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定能为构建更加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提供强大支撑,为全民健康打造坚实有效的屏障。    (作者为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医师)

切实提升公共卫生素养(新论)
(图侵删)

来源 人民日报

编辑 彭谦

  • 国际奥委会向中国人民颁发奥林匹克奖杯
  • “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活动京港澳三地联动举行
  • “百名红通人员”白静贪污违法所得没收案一审宣判
  • 2023年全国婴儿死亡率与2012年相比下降56.3%
  • 江苏铁路2023上半年发送旅客1.28亿人次 已超去年全年
  • 海南自贸港鼓励类产业发布
  • 明年起国务院可提前下达部分新增地方债限额
  • 中国蓝天救援云南队增派20人赴缅甸救援
  • 一江赤水 两岸青山 三省共护
  • 看视频、逛网店……你的网络足迹正在被追踪!
  • 印度总理莫迪强调绿色可持续发展
  • 张家界举办文旅元宇宙研讨会 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
  • 切实提升公共卫生素养(新论)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