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发挥考古学的独特作用 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专题深思)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基础。在文化自信形成过程中,考古学发挥着独特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充分肯定了考古学研究的重大意义。我们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体现中华文明的久远性。以往的文献记载至多只能将中国历史上溯到5000多年前,我们平常所说的中国是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古国,大约是指从黄帝时代以来的历史。考古学层出不穷的新发现,已将中国历史的远古时代上溯到距今1万年左右。比如,我国考古学者从河姆渡文化中发现距今约6000年的古稻遗存,随后又相继发现湖南城头山、彭头山和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等多处遗址,将我国新石器时代稻作农业的起源上溯到距今1万年前后,中国成为世界公认的稻作文明起源地。  证实中华文明的同一性与延续性。与其他文明古国相比,中华文明的同一性与延续性不仅通过文献记载得到证实,而且通过一次次考古发现得到证实。以文字为例,考古发现的甲骨文、青铜器上遗存的金文,证实了汉字至少在商周时代已经成为王家祭祀实际使用的文字。秦代统一文字,汉字正式成为国家统一的文字得到推广使用。此后,无论汉字的书体如何变化,但其造字、语法等基本体系一直延续流传。再看其他文明古国,曾经流行过的古文字或者消亡,或者被融入后起的语言文字中,没有一例像汉字这样一直作为国家官方文字使用至今。  展示中华文明的创造力。从蜀地三星堆青铜文化到汉唐长安,从三国曹操墓到西汉海昏侯墓,从玉器、青铜器、丝绸到漆器、瓷器、金银器,一次次重大考古发现都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文物之精美,无声地述说着一个民族伟大的创造力。今天,中国人民通过与这些千百年来遗存下来的文物进行“对话”,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到自信和骄傲。世界各国人民也通过一件件令人叹为观止的中华文物,钦佩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彰显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和影响力。考古学上的大量证据显示,在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精神文化、艺术创造还是物质文化,都曾与其他文化有过密切交流,而且这种交流是双向的,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和影响力。比如,汉唐以后,沿着丝绸之路,中国的瓷器、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物质文明成果不断西渐,西方的一些奇珍异宝和建筑艺术也不断东进。  (作者为四川大学教授)

发挥考古学的独特作用 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专题深思)
(图侵删)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张婷

编审 王璐瑶 李劼

  • 波黑东南部山火波及苏捷斯卡国家公园
  • 杏花岭区:整治空中线缆 扮靓美丽家园
  • 港铁国产列车将于27日起投入观塘线
  • 新华视点丨前三季度中国经济走势如何?
  • 新华社权威快报|习近平提出中非携手推进“六个现代化”
  • 装修何时才能进社区?
  • 美菲防长通话,果然提到牛轭礁中国船只!
  • 全球连线|中国女篮队员李梦:我们经历过成功和失败 八强赛还是立足于拼
  • 吉林省发布最新通告!
  • 西宁湟源:提升执法效能 优化营商环境
  • 乒乓球——WTT冠军赛布达佩斯站:张本智和晋级男单决赛
  • 中国气象局将暴雨三级应急响应提升为二级
  • 发挥考古学的独特作用 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专题深思)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