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相携同谱新篇 中山·六盘水东西部协作成效显著
立春将至,又一轮中山·六盘水东西部协作开启。

2月1日,从珠江西口岸跨越1200多公里到乌蒙山区,六盘水市迎来了中山市新一轮结对帮扶干部。
2月1日,粤黔协作干部轮换六盘水市级交接见面会在六盘水召开。(六盘水市乡村振兴局供图)
开展东西部协作,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国家“大战略”。
三年弹指一挥间,自2021年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启动以来,中山市与六盘水市牵手结缘、正式“联姻”,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关系持续深化。
三年来,按照党中央要求,结合六盘水所需,尽中山市所能,两地加强密切联系,迅速构建起新一轮东西部协作新机制,聚焦重点难点,发挥各自所长,中山市持续加大对六盘水帮扶力度,投入真金白银,派出精兵强将,加强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协作、人才交流,形成良好协作帮扶格局,着力打造粤黔东西部协作典范。
中山市技术支持红心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六盘水市乡村振兴局供图)
三年来,两地全面开展互访交流,党政主要领导互访调研10次,各级互访交流人次达2552人次;中山市选派18名党政干部、294名专业技术人才到六盘水“组团式”挂职帮扶;仅劳务协作就帮助六盘水市38882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其中消费协作更是持续增长,助力六盘水优质农产品走进大湾区,累计销售六盘水特色农特产品18亿元。
三年来,两地携手高质量推动东西部协作走深走实,一组组亮眼数据显示,中山市累计投入财政援助资金5.04亿元,实施帮扶项目211个,受益六盘水农村人口30余万人;动员引导60余家企业落地六盘水,新增到位投资37亿元,助力六盘水8476名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帮助建设帮扶车间47个,带动就业5647人……
中山市技术支持红心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六盘水市乡村振兴局供图)
山水协作,硕果累累,两地扎实推动粤黔东西部协作取得新成效。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地产业协作、劳务协作、消费协作等不断向纵深发展,助力六盘水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谱写东西部协作新篇章。
产业成长集群,提升发展效能,六盘水双元铝业有限责任公司为六盘水市水城区区属国有企业,主要从事有色金属冶炼、电解铝生产业务。2022年以来,根据共建产业园区产业定位,中山市引导新增入驻共建园区的东部企业就达10余家,有效补充共建园区产业链条,推动共建园区实现产业升级。
“立足地域优势,深挖特色资源,找准产业促振兴的‘结合点’”,中山·六盘水两地围绕园区共建打造产业转移承接地,不断深化合作模式,深入推进“一县一园”建设,扎实开展“双百”行动,做强做优特色产业,打造了一批具有六盘水特色的产业集群。
水城经济开发区铝产业企业。邓运 摄
如今,两市协作共建的水城经济开发区铝产业集群是贵州当前电解铝产能最小、就地转化率最高、下游产业链条最完善的产业集群,水城铝制家居产业集群获“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认定,盘州宏财公司刺梨基地进入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名单。
两地“联姻”以来,齐心协力、紧紧围绕“千万工程”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画卷,累计投入协作资金1.7亿元,推进六盘水48个东西部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升级,六枝特区郎岱镇花脚村2022年被农业农村部评选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荣获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实践交流基地,六枝特区郎岱镇花脚村等5个村入选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中山市支教教师在授课。(六盘水市乡村振兴局供图)
此外,聚力六盘水夏凉冬雪旅游资源,中山市助力“凉都”发展山地特色旅游业,通过考察招商和宣传推荐,三年来,两地宣传部门在各级媒体刊登宣传六盘水旅游500余篇,引导更多游客到六盘水旅行,通过消夏文化避暑旅游季、冬季滑雪季系列活动、六盘水夏季马拉松等活动,带动消费持续回升,六盘水荣膺“全国2023年避暑旅游优选地”“2023中国候鸟式养老栖息地第一名”等称号。
山水相携,同谱新篇。展望未来,借助东西部协作国家战略,两地协作在广度和深度上还将持续深化,在伟大中国梦新征程中共同绘就高质量发展的"山水画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桂榕
编辑 鲁媛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