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通讯:大难后 黎巴嫩民众携手渡难关

新华社贝鲁特8月6日电 通讯:大难后 黎巴嫩民众携手渡难关

通讯:大难后 黎巴嫩民众携手渡难关
(图侵删)

新华社记者李良勇

“店面清理的差不多了,再收拾一下争取今天开门营业,只是这破碎的门窗玻璃不知道啥时候才能重新装上。”6日,在靠近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市中心的一个街区,一家快餐店老板胡赛姆·哈桑告诉新华社记者。

6日是贝鲁特港口区发生剧烈爆炸后的第2天,贝鲁特民众情绪逐渐平复。除港口周边及部分道路依然被封外,城市交通基本恢复正常。

黎巴嫩卫生部长哈马德·哈桑当天早些时候说,爆炸已造成137人死亡,大约5000人受伤,仍有数十人下落不明。

贝鲁特港口区爆炸现场的救援行动仍在继续。记者在港口区大门口看到,不时有军车、救护车和消防车等车辆出入。门口附近,数十名民众在焦急等待失踪亲人的消息,期望救援行动带来奇迹。

阿里·穆沙里的侄子在港口工作,至今生死不明。他告诉记者,4日下午5点左右他与侄子最后一次通话,爆炸发生后便一直联系不上。随后,他一直守候在港口区大门口,等待侄子的消息。

临近港口的居民区满目疮痍、一片狼藉。记者看到,当地居民正在清理满地的碎玻璃、散落的金属、受损的建筑物材料等,许多从黎巴嫩各地赶来的志愿者和民间团体成员正同居民一起清理现场。

爆炸发生后,黎巴嫩民众自发团结起来,相互帮助。

年轻人亨利和社交媒体上一些志同道合的网友自发组织起来,到港口区周边帮助清理道路。他说:“我只是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穆罕默德·塔利布带领黎巴嫩民间救助团体“微笑与橄榄”的20多名志愿者,从黎巴嫩东部贝卡谷地来到贝鲁特,在港口周边地区帮助清理现场。当天,来自该团体的约200人在贝鲁特多个街区提供帮助。

塔来勒·吉伯拉是来自贝卡谷地南部一家民间团体的志愿者。他和该团体的其他志愿者6日赶至贝鲁特,向民众免费发放食物。他们带来的移动厨房每天可以提供400份甚至上千份餐食。接下来的半个月里,他们计划向所有需要帮助的人提供食物。

获悉医院血库告急,不少黎巴嫩民众在爆炸发生后当晚从外地赶到贝鲁特献血。

贝鲁特省省长马尔万·阿布德5日说,爆炸造成大量建筑物和民宅被毁,约30万人无家可归,这些人可能在两三个月内都无法重返家园。

黎巴嫩政府呼吁向无家可归者提供临时避难所,为他们开放学校、酒店等。黎巴嫩一些宗教机构已表示,将开放教堂、教会学校等场所安置灾民。

  • 动辄一窝蜂“打卡”?基层典型不欢迎“扎堆调研”
  • 四川叙永:高山水稻抢收忙 特色大米富农家
  • 孩子上网课怎样保护眼睛?来听听这些建议
  • 看好中国市场 外商投资新年火热布局
  • 广西梧州市2023年前11个月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8.3%
  • 张智奎:聚焦团结奋斗,持续推动统战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 宁夏彭阳:闽宁携手描绘“五美融合”新画卷
  • 委内瑞拉政府宣布将与反对派重启对话
  • 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河南省反馈督察情况
  • 总书记关切高质量发展|翻过“贫困”山,通向“幸福”站——脱贫攻坚“歼灭战”里的小故事
  • 机械化助力“双抢” 江西南昌科学种粮促丰收
  • 甘肃敦煌:壁画艺术进校园
  • 通讯:大难后 黎巴嫩民众携手渡难关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