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百余部优秀剧目亮相首都舞台 “大戏看北京”引航文艺创作焕发新彩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耕精品剧目创作是首都文艺工作者的重要责任。2021年,北京13家市属文艺院团和国家大剧院共创排舞台剧111部,其中新创原创58部,其余53部为加工复排演出剧目。一场场演出闪耀首都舞台,一部部作品礼赞党的百年华诞。

百余部优秀剧目亮相首都舞台 “大戏看北京”引航文艺创作焕发新彩
(图侵删)

一张图纸:“大戏看北京”顶层设计扎实推进

北京以进一步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为动能,以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促集聚,以科技赋能文化、文化赋能产业求探索,制定出台一系列方案措施,围绕攀登文艺高峰这一目标,顶层设计路线图愈加清晰明确。全市各文化单位和文艺院团积极响应、精心策划,艺术创作台前幕后呈现出一幅幅欣欣向荣的景象。

紧扣建党百年这一时间节点和重大主题,北京人艺首次创排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话剧《香山之夜》,演出53场,并以线上和实景方式拓展演出方式。国家大剧院制作的原创当代舞剧《冼星海》塑造了一位信仰坚定、有血有肉的“人民音乐家”形象,整部舞剧设计突破传统,以肢体语言将人民音乐家的内心世界舞动而出,让观众感受到燃烧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还有话剧《上甘岭》、舞剧《28天》、昆曲《国风》、音乐剧《新华报童》、交响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钢琴协奏曲《北京颂歌》、广播剧《北大红楼》、经典复排的歌剧《洪湖赤卫队》、加工提高的京剧《李大钊》等一批优秀作品,从多个角度带领观众重温革命故事和英雄人物。

一份匠心:精耕细琢讲好中国故事和北京故事

站在时代潮头,首都文艺坚守艺术初心,坚持人民至上,用一批优秀作品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舞剧《五星出东方》一亮相就是精品姿态,据介绍,该剧的主创团队在创作过程中实地采风,搜集创作素材数十万字,剧本十余次易其稿,邀请历史、文物、哲学、宗教、民族、服装、舞蹈等领域专家近百人把关论证。音乐剧《在远方》反复打磨,艰难走过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武汉等城市,巡演35场,观众好评如潮。

中国评剧院上演首部评剧谍战剧《伪装者》,让爆款电视剧以全新样貌呈现舞台。北京京剧院创排的京剧《大刀王五》,是时隔几十年京剧舞台再现的新编武戏,热烈火爆的武打场面、扎实严密的剧本情节,让观众为其叫好。京剧交响套曲《京城大运河》,首演后听取各方意见,对布景、多媒体、灯光、服装、音响、京剧表演、合唱表演七个部分进行两次全方位修改提升,随后在第九届中国京剧节开幕式上演出,并沿大运河流域城市巡演了7场。

艺术创作植根首都文化沃土,反映时代多彩画卷。话剧《喜相逢》、相声剧《依然美丽》以真情实感演绎“回天”地区百态人生。曲剧《无处不在》、曲艺专场《第一热线》以“接诉即办”为切入点,融入轻喜剧和音乐剧元素,展现老百姓与党和政府间的鱼水之情。

一种探索:演艺守正创新、迎来新时代

会馆,从来就是一个“有戏”的地方。当前,北京用文化激活百年会馆资源,以湖广会馆、颜料会馆、台湾会馆、临汾会馆等8个会馆试点,注入形式多元、制作精良、互动体验丰富、审美品味高雅、文化意蕴丰富的优质演出,打造“一馆一策”“一馆一韵”的“会馆有戏”文化品牌。

借助新媒体、高清直播、虚拟现实等技术优势,艺术创作和舞台呈现守正创新,迎来新时代。国家大剧院开启舞台艺术全球首次5G+8K直播,京剧、芭蕾、话剧、歌剧、音乐会等艺术门类在云端为观众献上高水平的精神盛宴。

当前,在艺术发展道路上,北京不断探索新时代舞台艺术的发展新路径、创作新空间和百姓新需求。东城区推出原创话剧《黎明》,海淀区创排舞剧《长城》,门头沟区策划打造“红色马兰”沉浸式驻场演出,开心麻花打造国内首家音乐戏剧潮吧Stage One,繁星戏剧村打造首部“后浸没式戏剧”《画皮2677》等,都是发挥各自优势和文化特色,赋予新的艺术创造,转化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产品。

用文艺凝聚力量,让作品传递声音。新的一年,首都文艺工作者将高举时代旗帜,坚持精品创作的标准,以“大戏看北京”带动提升、开拓创新首都文艺创作格局,增强文艺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创作推出更多的文艺精品。

  • 美气象机构:7月3日是全球有记录以来平均气温最高的一天
  • 弘扬宪法精神,更好发挥宪法治国理政作用
  • 南昌:冬桃喜丰收
  • 外汇局:2022年三季度我国外债规模总体有所下降
  • 全球连线|尹锡悦宣誓就任韩国总统
  • 新华社快讯:以军密集轰炸加沙中部努赛赖特难民营,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 中国美术馆展出俄罗斯人民艺术家叶甫根尼·罗马什科油画作品
  • 山西太原:“全市中小学校11月28日起陆续返校”等为虚假消息
  • 南美足球希望凭借美洲杯“叫板”欧洲
  • 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在香港问题上做文章,这些拙劣行径注定失败
  • 全国政协委员冯远征:吸引流量不要太过庸俗化低俗化
  • 中国旅游日:自然之美和非遗之美在帕米尔高原相遇
  • 百余部优秀剧目亮相首都舞台 “大戏看北京”引航文艺创作焕发新彩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