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县:拥军优属成常态 村级拥军蔚然成风
从江县是连续第六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第九次获得“全省双拥模范县”殊荣,社会化拥军活动已经成为从江人民的一种自觉行动和双拥工作的特色。连日来,从江县各乡镇村(居)人民群众自发组织,纷纷开展慰问军人军属活动,让军人军属感到光荣和骄傲、自豪和尊崇,拥军优属行动在全县乡村蔚然成风。

1月31日,趁着年味正浓,从江县谷坪乡银潭村开展了一场高规格的拥军活动。全村男女老少齐着盛装牵着羊,挑着猪肉、稻田鱼、水果、糖和侗族年货,还有匾牌、柴火等,一路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分别来到村里的两户现役军人家中进行慰问。每到一户,侗族姑娘与军属坐在一起,献唱侗族以表达对军属的敬意,并送上为他们精心准备的礼品,感谢他们为国防建设所作的贡献。
随后,全村男女老少集中到鼓楼坪开展《踩歌堂》欢庆,以侗族人的最高礼仪褒扬军人。在踩歌堂时,军属身披“军属光荣”绶带坐在歌堂中央成为“贵宾”,全村男女老少齐着盛装、手拉着手,围着“贵宾”载歌载舞。歌师们现场编歌对唱歌颂军人献身国防、军属支持国防的贡献,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引来了周边村寨群众的围观,呈现出浓浓的鱼水情深。
银下村党支部书记 潘胜龙表示,“我们银潭村是双拥模范村,我们长期开展拥军优属活动,每年春节和八一建军节都组织慰问军属和退役军人,主要为了营造浓厚的双拥氛围,鼓励青年人参军入伍,保家卫国。”
在岜沙村,岜沙人历来“以树为神”,1976年,岜沙人为了纪念毛主席逝世,砍下百年香樟树上交用于伟人毛主席,树根留给后人祭拜,表达人民群众对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退伍军人滚内爸组织村里退伍军人和拥军群众,集中在毛主席纪念亭“香樟纪念亭” 举行祭树仪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拥军文化传承,开始爱国拥军文化传承活动。
随即,岜沙村退役军人、民族表演队等一行前往芦笙堂开展拥军优属民族庆祝活动。芦笙堂内芦笙曲、火枪声伴随着苗族表演队的舞步,退伍老兵与拥军群众、游客手牵手、围成圈,唱着歌、跳着舞,兴高采烈踩歌堂,用传统的民族文化开展一场特殊的拥军活动。
庆祝结束后,群众挑着柴火,吹着芦笙,拉着横幅前往现役军人家属贾马拉家中进行慰问,向现役军人贾马拉的母亲与哥哥表示慰问和衷心感谢,并与岜沙村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家属同吃连心饭,共叙军民情,共话岜沙新未来。
丙妹镇武装部长黄越明表示:“下一步,丙妹镇将持续发扬拥军优属光荣传统,不断巩固双拥工作成果,不断彰显军人全社会尊崇光辉职业形象,为开创社会化拥军新局面做出新努力!”
活动中还对2023年春季征兵活动进行了广泛宣传,并鼓励广大适龄有志青年踊跃参军,献身国防,建功军营。
据了解,从江县是"全国双拥模范县”,群众有着浓厚的拥军优属光荣传统,许多村寨长期坚持帮优抚对象打谷子、栽秧、立房子、打柴火等拥军日常事务,坚持春节、八一慰问军人军属,有时还设“长桌宴”款待现役和退役军人。2023年春节以来,银潭村、銮里村、岜沙村、建华村等“全县双拥模范村”开展形式多样的“双拥”慰问活动,用实际行动向现役军人家属和退役军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通过开展“双拥”慰问活动,既激发广大适龄青年的爱国热情,深入开展宣传动员,营造了良好征兵氛围,又弘扬了“拥军优属、拥政爱民 ”的精神,让军人军属倍感光荣、自豪和尊崇,更是巩固了军政军民团结,推动了全县双拥共建活动的蓬勃发展,为争创新一轮全国、全省“双拥模范县”夯实了基础。
通讯员 潘文军 韦阳慧 潘友婷 鲁畅
编辑 植凤仙
二审 潘光晨
三审 吴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