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量子通信是不是伪科学?潘建伟这样回应

来源:科技日报

量子通信是不是伪科学?潘建伟这样回应
(图侵删)

“墨子号”发射快三年了,到底有什么新发现?量子通信和公众有什么关联,到底是不是伪科学?10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科院院士潘建伟有很多话要说。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以来,有什么新的发现?潘建伟说,“墨子号”作为一颗科学实验卫星,主要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实用型的,为了实现超远距离星地之间的量子保密通信,同时也有个基础科学的研究目标,要对爱因斯坦所提出的“量子力学非定域性”开展严格意义下的验证。

潘建伟透露,“墨子号”发出以后,性能指标远超预期,原本计划两年内完成的科学试验任务,在两三个月之内就完成了,所以有很多的时间对性能做一些改进,目前有比较大的进展。同时,“墨子号”已经把星地之间密钥的成码量提高了40倍,现在嘀嗒一秒钟,大概能够传送40万个密钥,已经能够满足一些初步的安全通信需求。

潘建伟说,“墨子号”还做了一个比较有趣的实验。因为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目前还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针对有人提出的检验协调模型。“墨子号”做了实验,表明有些理论方案本身是不正确的,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进展。

潘建伟说,希望能够尽早把量子通信推向实用化,未来能够研制一颗中高轨的卫星,让它能够24小时全天候工作,以弥补“墨子号”只能在晚上工作的遗憾,确保在更长时间里产生密钥。

这些年来,针对量子通信的质疑几乎从未中断过,甚至有人认为量子通信就是“伪科学”。对此,潘建伟回应,量子力学与人们的生活经验有很大不同,哪怕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于量子通信的先进理论都未必能很好地理解。所以公众才会对量子通信的科学性产生怀疑,担心这项技术不成熟。

潘建伟进一步解释说,创新成果从产生到广泛应用,通常会经过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公众接触到一个全新领域的东西,最开始的反应通常是:不靠谱。比如最早的照相机,大家觉得魂魄被吸到相机里面去了,都不太敢用。所以早期的量子通信,有人认为是伪科学,当它发展比较成熟之后,又觉得这个技术还没有广泛应用,有疑虑。“现在我们确实有很多创新性的成果已经走在世界前沿,我们应该有自信。”

不过,潘建伟也表示,目前,量子通信正处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转换的过程当中,需要做大量的科普工作。“当量子通信被广泛应用后,大家觉得没什么稀奇了,创新过程也就完成了。”

至于量子通信的作用,潘建伟说,信息安全对国家、对个人都非常重要,小到银行账户的密码保护,大到无人驾驶的远程控制,量子通信在原理上可以提供一种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手段,在未来将大幅度提升信息安全水平。(科技日报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 何星辉)

  • 兴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景湖大道沿线立面治理
  •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24日上涨_9
  • 湖南户籍居民可凭电子身份证在长沙机场登机
  • 今年北京将增50处口袋公园或小微绿地 优化绿道慢行系统
  • 山西太原:延伸服务“触角” 政邮、警邮、税邮等便民服务创新高
  • 陈文清:在锻造新时代政法铁军中走在前作表率 忠诚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
  • 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将出海
  • 汶川:“便民服务+志愿服务”解决群众办事难题
  • 国家统计局: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
  • 湖南新增报告1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检测者
  • 2025年极地知识进校园陕西站活动在西电举办
  • 2021年3月5日 李睿 政务简报
  • 量子通信是不是伪科学?潘建伟这样回应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