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黔南两会」人大代表黄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打造“出圈”粮食品牌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1年以来,平定营镇明确了‘一坝一策、连片辐射’带动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梭罗贡米品牌优势,以种植优质水稻打造‘梭罗贡米’为主导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群众增收。”黔南州人大代表、瓮安县平定营镇党委书记、平定营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党工委书记黄平说。

据介绍,聚焦“粮油安全”,瓮安县平定营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原来的815块小田归并为75块大田,完成梭罗大坝2000余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渠相连、路相通,机械化率达到95%以上,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下降,村民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同时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合作模式,引进省蔬菜集团,通过“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大户+农户”的发展模式,以“统一品种、技术、管理、收购、销售”“五统一”为抓手,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种植优质水稻,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水稻2900亩。由村级党组织、合作社负责劳务管理等“前端”工作,大户负责水稻种植“中间”管护,公司负责收购、包装、销售等“后端”开发,实现水稻种植全链条闭环管理。采取“稻+鱼+油”的种植模式,实现了“农闲田”变“四季田”,最大限度提高土地产出率,切实做到大季保粮、小季增收,实现满栽满种,确保粮食安全之国之大者,实现企业增效、坝区增值、群众增收的“三增”目标。2024年坝区核心区域种植水稻620亩,共收得稻谷434吨(同比增长113吨,增幅达26%),带动群众就业517人,群众增收26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86800元。
此外,当地还将特色产业与品牌化效应的有机融合,充分利用好“梭罗贡米”商标品牌,提升“梭罗贡米”知名度,建设大米标准化加工厂,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实现梭罗贡米从“农产品”变“商品”,“商品”变“礼品”的华丽转身。
黄平代表说:“此次聆听了州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政治站位高,符合黔南州实际,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愿。作为人大代表,我将认真领会,并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立足新的起点,带领全镇干部群众走出一条平定营特色的产业振兴之路,为推动黔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平定营力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卢泰铭
编辑 王维维
二审 方亚丽
三审 张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