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记忆·妇女儿童篇|打造温馨港湾 为妇女儿童保驾护航
“威胁同学班级,煽动搞孤立,属于校园欺凌事件,是严重的问题。”近日,由黔南州龙里县洗马镇平坡村村民拍摄的“巾帼普法乡村行”特色宣讲短视频《种花家 护小花》受到广泛关注,用诙谐的表现方式呈现严肃话题,让大众对青少年儿童权益保护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是过去一年来,贵州对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普法宣讲形式的一个微观呈现。2024年,随着5月15日《贵州省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更加受人关注。在过去一年间,贵州各级妇联在各媒体网络平台和妇联的微信公众号上,以直播、微短剧、动画、在线访谈等形式,进行普法宣讲,将抽象的法律法规通过案例具象化,让人过目难忘。线下普法则进入到百姓的生活场景中,在集市上、院坝里,带来一场接一场令人耳目一新的普法活动。
2024年6月3日,主题为“爱在黔方 巾帼同行”的贵州省“巾帼普法乡村行”集中宣传活动在毕节市织金县龙场镇举行,当地妇联工作人员身着民族服装,打起快板,用一首声情并茂的《妇联说法》拉开演出序幕。令人捧腹的小品、声情并茂的演唱,将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相关知识融入文艺表演中。
“以前并不了解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相关知识,遇到问题也不知道该找谁,这次活动很有趣,让我学到了不少法律知识,懂得要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活动现场,居民刘先表示,生动的演绎方式和集中讲座让她受益颇多,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多开展。正如她所愿,“巾帼普法乡村行”活动持续开展数月,为全省各地妇女儿童带去了实用的法律知识,提供了大量法律咨询服务。
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让广大妇女儿童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而在全省乃至全国创新阵地建设,则让妇女儿童随时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2024年3月,黔南州驻京津冀“妇女之家”在州政府驻北京联络处挂牌成立。这是黔南州妇女联合会与州政府驻北京联络处继在上海成立驻外“妇女之家”后,共同发挥驻地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多领域延伸拓展的又一个生动实践。据黔南州人民政府驻北京联络处主任石蕾介绍,黔南州京津冀“妇女之家”的成立,旨在发挥好妇联组织“桥梁纽带”作用,不仅能为在外创业、就业的贵州姐妹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难题,也会助推黔南在京津冀“双招双引”等工作的开展。
不仅有“妇女之家”,也有“儿童之家”。每天下午放学后,贵阳市花溪区南溪苑社区的“儿童之家”便开始热闹起来。作为花溪区唯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南溪苑社区有未成年人300余名,许多家庭面临着放学后的托管问题。而在这个“儿童之家”中,不仅有活动区、阅读区、游乐区等完善设施,每周还有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免费课外辅导,为社区青少年儿童打造了一个温馨港湾。
回望这一年,随着妇女儿童对自身权益保护意识的提升,妇联组织和社会各界对于妇女儿童给予的关注和帮助落到了更细微处。关注身体和心理健康,关注个人发展成长,带动思想意识提升,汇聚妇女儿童力量,妇女儿童的幸福生活有了更具体的模样。
相关链接
2024年度记忆·城市驿站篇
贵州:“暖心驿站”在身边,“温馨家园”润心田
2024年度记忆·稳岗就业篇|服务专员+就业导师+村居助手:搭建起零工市场供需桥梁
2024年度记忆·体坛盛事篇
贵州体育铁军是这样练成的!
2024年度记忆·健康贵州篇
从“四处遍访名医”到“家门口”就医
2024年度记忆·稳岗就业篇|贵阳市零工市场: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2024年度记忆·你好,我的小确幸|梁社红:为了更多残障人士安全自主出行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彭芳蓉
编辑/李冰
二审/金艾
三审/李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