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天眼时评·锐见」6道“禁令”为何保护不了红树林

近日,一则“6道禁令挡不住违规施工,广西北海红树林大片消失”的新闻引发舆论关注。

「天眼时评·锐见」6道“禁令”为何保护不了红树林
(图侵删)

4月,中央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广西开展督察发现,北海铁山港东港区榄根作业区施工致大面积红树林死亡,部分红树林甚至被直接砍伐。

实际上,早在2016年,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就曾对当地建设规划提出了明确的监管要求。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当地相关部门更是先后6次向该公司及施工单位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但该公司拒不停工。

在被生态环境部通报后,北部湾港务集团回应称,已经责成下属的涉事企业落实督察整改意见、作出深刻检查,涉事企业董事长、总经理被免职,进一步调查后将追究相关人的责任。

近年来,伴随着无序开采,且环境得不到及时修复,一些地方的红树林遭到严重破坏。此次被曝光的广西北海红树林大片消失事件,就是一起典型的企业违规施工致大面积红树林死亡的案例。这首先暴露出来的当然是涉事企业无视国家法律,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的胆大妄为。对于涉事企业这种不顾相关部门禁令,明目张胆对生态环境进行破坏的行为,该问责就得问责。

更重要的是,这一案例也反映出基层环保执法力度亟待加强的现状。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惩处力度已经进一步加强,环保部门也被赋予了更大的执法权。

对于这类不顾禁令、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基层执法部门也要及时加大惩治力度,通过司法联动,改变执法不到位的局面。

要叫停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法行为,不在于“禁令”的多少,而在于“禁令”能否发挥出令行禁止的效力。

所以,发出“禁令”,更重在执行,对于违反禁令者,要有相应惩治措施跟进,让其尝到违背法律的苦果,这样才能真正“激活”禁令的效力,避免禁令“脱靶”、执法乏力。

作者 戴先任

编辑 伍少安 黄丽媛

校对 林晓明

编审 李坤

  • 综述:中国网游监管新规引国外专家和家长共鸣
  • 江西安福:“梳”出烤烟降本增效“大作为”
  • 「我的扶贫故事」莫道桑榆晚,扶贫勇当先|天柱县渡马镇桥坪村同步小康驻村干部龙华
  • 今天,为30万遇难同胞默哀!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的指导意见》
  • 11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和5年期以上均维持不变
  • “国家助学贷款”App来了 相关业务这样办理→
  •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刺梨的逆袭:野果子如何变身凉都宝?
  • 特写:一场特别的羽毛球赛
  • 湖南零陵“莲虾共养”铺就生态致富路
  • 数览:以俄乌冲突为例,且看美西方如何发动舆论战
  • 乡风文明“六项活动”|赶集天、写春联,大关“文化年货”年味足
  • 「天眼时评·锐见」6道“禁令”为何保护不了红树林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