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我的扶贫故事」我从北方人变成了罗甸人丨罗甸县沫阳镇民进村驻村工作队队员罗睿

2019年7月,我来到大山中的民进村,成为一名光荣的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员,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有辛酸、有快乐、有磨砺、有成长。

「我的扶贫故事」我从北方人变成了罗甸人丨罗甸县沫阳镇民进村驻村工作队队员罗睿
(图侵删)

初入民进村,相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有严肃的工作队队长张财健,有乐天派遇事笑呵呵的支书杨秀军,有老好人的村副主任彭永国……奋斗在脱贫攻坚的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可惜,还没等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副主任彭永国却倒下了,让人无比唏嘘。

随后,就是频繁的走访入户。让人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无论走到哪家,村民都会很客气地喊我们到家里面坐坐,吃顿饭。群众的热情让我深深感受到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在罗甸首先面临的是语言不通。过来之后,尤其是在驻村以来,我开始学说罗甸方言。因为我本科是商务英语专业,二外又学过法语、韩语,读研究生又对藏语有所涉猎,所以学习方言还是挺快的,尤其是在村里和群众用蹩脚的罗甸方言交流,如今的我已经完全可以讲本地话了,而且还能说几句布依话了。

慰问百岁老人

宣传政策

脱贫攻坚的路上,不仅要让群众富起来,而且也是对个人品格的磨砺。每天早上醒来,我会第一时间在大脑中梳理一遍今天要做的事情,理出个一二三来。随后,开始一天的走访,学会沟通,耐心倾听大家的诉求,掌握处理家常里短的技能。晚上,汇总一天的信息,学会细心填写资料。

世界在变化,村里也在变化,作为国家脱贫政策的见证者和执行者,我看到村里从泥巴路到水泥路的变化,看到了从木房子到砖房的变化,看到了村民越来越多的笑容,我很荣幸能参与到扶贫工作中。

【人物小传】

罗睿,罗甸县沫阳镇民进村驻村工作队队员。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梁晓琳 整理

编辑 谢静静

编审 尹长东 李玲

  • 两部门: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适用范围
  • 联合国机构警告入冬以来叙利亚西北部卫生条件恶化
  • 错漏百出的官方回复,只能令群众寒心
  • 两名公职人员被“双开”
  • 自贡富顺:织牢织密森林防灭火防线
  • “微信支付”冻结账户引发争议 谁有权“冻结”移动支付账户
  • 新华全媒+|一双钢架雪车鞋里的创新密码
  • 丹寨县雅灰乡:庆祝建团百年 激扬五四精神
  • 山东省菏泽市发布大雾黄色预警_2
  • 广州通报:一持湖北“绿码”学生返校大排查中验出阳性
  • 册亨县位列第一!黔西南州2023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出炉
  • 叙利亚大马士革国际机场恢复商业航班运营
  • 「我的扶贫故事」我从北方人变成了罗甸人丨罗甸县沫阳镇民进村驻村工作队队员罗睿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