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打卡”黔东南,来!感受丹寨融合“最炫民族风”

编者按:

“打卡”黔东南,来!感受丹寨融合“最炫民族风”
(图侵删)

5月,初夏的黔东南,青山叠翠,生机盎然。

森林覆盖率在全省各市州排名第一;国家级非遗数居全国同级市州首位。坐拥“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两大宝贝,依托资源禀赋,黔东南州的产业发展,充满了“绿色”底气。

让资源变产值、颜值有价值,黔东南是怎么做的?开局之年,跟着多彩贵州网和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的镜头,一起去“打卡”黔东南!

银匠村一隅

在丹寨县卡拉村的“银匠村”,这里不仅汇集了本土的民族非遗技艺“抱团发展”,更引入了省外非遗项目,如广东“香云纱”。

走进“银匠村”,一座座吊脚楼,依山而建。不时有导游带着旅游团行走在“村”里青翠的林间,来往于各个非遗技艺工坊、展示馆之间。

“银匠村”的多民族文化集聚,可谓是“无中生有”。

“银匠村”的建设发起人王国春

作为“银匠村”的建设发起人,省级非遗“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传承人王国春对小小的“银匠村”,有着大大的愿景:聚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非遗项目,打造一个国际化的非遗商品集散中心。

从最初只有银饰锻造,到汇集蜡染、刺绣、鸟笼编织等本土非遗,再到“本土非遗+全国非遗”,“银匠村”已发展成为集工厂、研发、培训、展示、销售、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国性非遗项目聚集地,设有工艺精品展览馆、非遗传承培训学校、“国风非遗”研发中心和直播销售中心等。

蜡染+银饰、香云纱+蜡染、刺绣+银饰……在这里,古老技艺之间,常常碰撞出新的火花。2022年底,“银匠村”企业赴广州招商,与广州香云纱“我的设计师”达成合作成立公司,初期带动刺绣、蜡染工人等300余人就业,预计2023年实现产值3000万元以上。

“‘银匠村’与苏绣、蜀锦、云锦等非遗项目,正在谈合作。”王国春说。

“丹寨非遗虽然种类多,手艺也精,但长期都是小、弱、散的状态,没有形成大的产业规模。”丹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韦士勇说,“银匠村”抱团发展的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民族非遗技艺融合发展、共同做大做强的新路子。同时,丰富了旅游业态,有利于助推乡村振兴。

蜡染服饰

灿若星辰的民族文化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黔东南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两大“宝贝”。走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之路,黔东南向游客展示着别样的诗与远方。

数据显示,2023年“五一”假期,黔东南州各景区景点人气爆棚,旅游接待508.81万人次,同比增长39.6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51亿元,同比增长61.13%。

无论是本来就有,还是“无中生有”,来一趟聚居着33个民族的苗乡侗寨,总能邂逅一场文旅融合的“最炫民族风”。

来源 多彩贵州网记者:李远莉 张鸿杰 实习生/申轲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王佳丽 吴路路 吴鹏程

一审 敖乃霞

二审 石开恒

三审 陈玉佳

  • 「学史明理」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 「我的扶贫故事」尽心帮扶获得群众点赞丨兴义市猪场坪镇丫溪田村驻村干部陈昌敏
  • 山东:5名海上遇险人员成功获救
  •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外籍网红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在深圳举办
  • 新疆高支队辖区部分道路因扬沙天气不具备通行条件
  • 优化功能布局 激发城镇活力丨玉屏新型城镇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 英国将进一步放松疫情防控措施
  • 上半年各地“扫黄打非”部门查处各类案件5200余起 典型案件公布→
  • 王毅会见肯尼亚外长穆图阿
  • 美代表向阿富汗总统加尼通报美国与塔利班协议草案
  • 除了口罩生产满负荷外,还有一个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超过100%
  • 美国限制加拿大人进入两国跨境图书馆引发不满
  • “打卡”黔东南,来!感受丹寨融合“最炫民族风”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