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浙江区域观察:技改,如何“改”出发展新动能?

微宏动力PACK车间。 陈明春供图

浙江区域观察:技改,如何“改”出发展新动能?
(图侵删)

中新网浙江新闻4月19日电(奚金燕 汪轶文 王家慧)近日,在浙江湖州安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车间(以下简称“安达汽配”),一条条生产线开足马力,上个月调试完成的新能源汽车零配件生产线也已稳定生产。企业设备部部长李博超介绍说:“接下来企业的车间布局会不断优化,传统设备腾出的空间将入驻新设备,助力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安达汽配是一家生产汽车配件的企业,近年来,企业不断谋划“老产业”和“新赛道”融合发展。据悉,2023年企业投入了年产60万套韩国现代汽车关键零部件智能制造的工业技改项目,一季度部分设备已陆续到位并投入使用。

安达汽配企业党委副书记茹易表示,目前企业正在加大转型升级力度,整个项目完成后,新能源汽车零配件产能占比预计达到30%,未来在设备、技术等投入持续加大后,五年内该占比将提升至50%。

技改是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加速器”,是扩大工业有效投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眼下,湖州南太湖新区工业企业追逐着发展浪潮,以技改创新激活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奏响新时代工业发展最强音。

“南太湖新区将持续推进技改投资工作,努力实现技改项目建设升级,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南太湖新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1月至3月,南太湖新区制造业投资同比增幅66.6%,在建的68个技改项目已完成投资同比增幅42.8%,增速均居湖州市第一。

技改让企业尝到甜头,也增添了发展信心。“技术改造给企业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宏动力”)制造部总监王兆平说。

从2018年开始,微宏动力通过硬件、软件迭代升级和精简工艺等手段,不断提升生产质效。截至目前,该企业生产人员精简23%左右,生产效率至少提升25%,企业的PACK车间生产线已长期处于最优状态,并持续满负荷生产。一季度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接下来交付欧洲、北美及亚太地区等订单将持续增加。

一次次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不断为企业发展蓄势赋能。企业“脱胎换骨”,产业“强筋壮骨”,产业集群渐成规模。在浙江,越来越多的地方正深入挖掘工业技改需求潜力,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引导力度,加快推动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绿色化改造,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完)

  • 北京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监测体系 推动旗舰物种保护
  • 浙商银行26日主板上市 A股迎来又一家全国性股份行
  • “魔戒”咬手指 “惊动”消防队
  • 「产业故事会」榕江县:农特产品进佛山 消防扶贫助振兴
  • 塞尔维亚因疫情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寻求中方医疗援助
  • 2019天津规划论坛暨城市设计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
  • 川渝四协会发出特别提示:安全统筹不是保险业务 后续赔付堪忧
  • 吉林市:让河水更清
  • 湖北工业大学赴襄阳开展实践活动
  • 「观点摘登」唐任伍:做大做强银发产业
  • 中国的远洋渔业发展
  • 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重要讲话精神系列述评之六
  • 浙江区域观察:技改,如何“改”出发展新动能?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