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放飞红纸鸢 服务群众“不断线”

中新网安徽新闻10月8日电(韩苏原 通讯员 汪林森)风筝,在古代被称为纸鸢。在合肥市包河区义城街道,征迁待安置的党员群众就如同一只只“纸鸢”散落在外,而党组织就是放“纸鸢”的人,用一根制度线、一根关爱线、一根学习线、一根服务线、一根情怀线,将这些分散各地的人联系起来,将星星点点的力量凝聚起来。

义城街道在册人口3.7万人,其中待安置的人口约1.2万,占比32%。他们中的大多数都租住在合肥的不同区域,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他们遇到难题,该找谁?为进一步强化服务,街道相继成立“夕阳红”、“红大姐”等多支志愿服务队,广泛收集村民急难愁盼的问题,依托“小马扎”议事会、“迎邻议事会”、“五老工作室”等渠道,为群众解决天天有感的微小事、牵肠挂肚的烦心事。

“红大姐”是义城街道的一支巾帼志愿服务队,共有成员18人,其中党员9人。她们每天穿着红马甲,穿梭在园区中,为左邻右舍排忧解难。

从帮一人到暖一家,从做好事到管大事,化解邻里矛盾、整治小区环境、收集社情民意、宣传惠民政策……

快乐会传染,善意的举动也会感染身边的人。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在外的“纸鸢”们也纷纷响应党组织号召,用行动回馈社会。

姜清泉,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一辈子靠水吃水的老渔民,也是一名老党员,征迁后,他虽然居住在辖区外,但他的心,却一直在义城。2007年,姜清泉响应政府号召,组建起以打捞蓝藻为主的“夕阳红”志愿服务队,每天在巢湖支流边巡逻,以船为伴,不计报酬,风风雨雨坚守16年。在姜清泉的带动下,“夕阳红”志愿服务队发展壮大,人数最多的时候甚至达到了一百多人,他们用最淳朴的人工打捞方式,守护着巢湖这片“生态绿”。这是老渔民们对巢湖的“反哺”,也诠释着“红纸鸢”们离乡不离情的精神内涵。

通过紧紧抓住手中的线,义城街道实现了服务群众的全覆盖。如今,“红纸鸢”党建品牌已经成为街道思想政治工作的特色和亮点。各类志愿组织累计开展服务2000余次,先后解决群众各类难题1500余件。(完)

  • 服务费调整:匈牙利餐饮业的新时代
  • 中国科大公布2024年研考复试基本分数线
  • 全国体操锦标赛:男子跳马决赛赛况
  • 首位盲人全国人大代表盼校园无碍更“有爱”
  • 外交部发言人:美国把欧洲当成挡灾救火的“接盘侠”
  • 二十九团:学习模范精神 争当先进典型
  • 2020年春运启动
  • 去年卖3元多的大蒜 今年为何涨到8元
  • 综述:2019,中国电影在北美市场砥砺前行
  • 贵州至江南北部等地有强降雨 东北地区有雷阵雨天气
  • 民企自主研发通用飞机三千米高度试飞
  • 2296名代表通过资格审查
  • 放飞红纸鸢 服务群众“不断线”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