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铁路固沙治沙,筑起沙漠“绿色长廊”
中新网新疆新闻12月11日电(徐昭宪)位于我国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也是人们谈之色变的生命禁区。今年以来,新疆铁路部门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科学做好和若铁路防沙治沙工作,筑起了一道沙漠绿色生态屏障。

和若铁路全长825.5公里,有534公里分布在风沙区域,占线路总长的65%,是一条典型的沙漠铁路。为了确保铁路运营过程中不被风沙掩埋,除了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地绕避风沙危害严重地段和生态脆弱地带之外,铁路部门还采取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防沙治沙措施,通过植物防沙与工程防沙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在铁路两侧由外向内依次设置芦苇沙障、芦苇方格,再种上乔木、灌木组成的植被条带,做到风沙防护工程与铁路建设同步进行,在铁路两侧形成梯次型防沙体系,保证在铁路建设过程中沙不上道,有效应对风沙侵蚀。
为了克服戈壁滩盐碱地种植树苗成活率低的困境,新疆铁路部门的绿化工队,利用井房院内场地建立多个盆栽营养钵育苗基地,培育出苗木5万株,从幼苗前期培育、选取到移植和灌溉养护都制定了严格的方案,大大提高了苗木补栽成活率。截至目前,新疆铁路部门全年维护防沙林235.07公里、3.433万亩,防沙设施450千米;补栽苗木28万株,补种沙拐枣种子18公斤。通过防沙林建设和管理,铁路沿线的风沙得到了有效控制,风沙危害明显减轻,保护了铁路的安全和畅通,极大程度改善了铁路两侧的生态环境。
人畅其行,物畅其流,和若铁路的开通,连接起和田、若羌,让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铁路形成闭环,不仅方便了沿线交通、增进民族团结,更为南疆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除了形成了物流新通道,让沿途物资有了更多的出口以外,新疆铁路开行多趟环塔克拉玛干沙漠旅游专列,让更多人来到新疆、了解新疆、爱上新疆,有效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也为世界沙漠铁路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沙进人退”变成“绿进沙退”,绿色成为新疆铁路的亮丽底色。铁轨延绵,一路穿过城市、河流、农田和沙漠,列车飞驰,搭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穿越茫茫沙海,驶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