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昌都考古调查乃普石窟 尚属西藏迄今唯一功能明确灵塔窟

中新社拉萨8月3日电 (记者 赵朗)记者3日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获悉,由多家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调查队对昌都境内乃普石窟进行深度考古,通过调查与西藏现存相关佛教遗存的比较,该石窟为西藏迄今唯一一座功能比较明确的灵塔窟,其壁画再次见证了元代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之间的关系。

昌都考古调查乃普石窟 尚属西藏迄今唯一功能明确灵塔窟
(图侵删)

图为7月30日拍摄的乃普石窟内部。(昌都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供图)

该所所长扎西旺加介绍,乃普石窟发现于2022年,并在2022年、2023年进行了三次考古调查。近日,由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昌都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和考古文博学院合作,对该石窟进行了联合考古调查,并取得了较为重要的收获。

乃普石窟位于昌都市卡若区境内,海拔约3800米,石窟坐北朝南,系对天然石窟改建而成,年代较早,保存也较为完整。其空间较大,平面略呈方形,建筑由四壁、穹窿顶和窟内一座高大的塔组成,四壁和穹窿顶壁面均绘有壁画。

此次调查主要对石窟和塔建筑的结构、平面、立面进行了初步测量,并对塔与石窟的关系,石窟的功能和分区,壁画的分布、题材、风格和年代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对窟内遗留的经书残卷、擦擦和构件进行了初步调查和整理。

据悉,窟内壁画主要表现四臂观音、释迦牟尼佛、上师像、千佛、佛传故事和护法神、团窠动物、植物和吉祥纹样等丰富题材。壁画呈现出比较显著的藏传波罗风格,初步推测绘制于公元14世纪中叶左右,尚不排除公元13世纪中后叶的可能性。壁画与元代西藏萨迦至大都官方驿站中在八宿、类乌齐、察雅、青海囊谦以及玉树沿线发现的壁画风格基本一致。调查队从壁画草泥地仗中提取了测年样本,将对壁画年代进一步精确修正。

此外,窟内遗留的擦擦为新制,木构件年代不早,但经书残卷为公元13世纪至1997年间不同时代的遗存。

扎西旺加表示,该石窟尤其是窟顶龙、凤纹样的发现,再次见证了元代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之间的关系,汉藏等各民族以驿站为纽带展开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学术价值。(完)

  • 北京早期教育发展促进会NK儿童戏剧社成立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锦屏:加大“锦屏文书”修复力度 全力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
  • 南明区举行“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暨国防教育和征兵宣传”系列活动
  • 应天门赏月:繁华盛景应在人间
  • 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向10万多中小企业推送4万多件试点开放许可专利
  • Redmi K30系列国内销量突破100万 Redmi K30 Pro即将发布
  • 何叔衡:用生命践行铮铮誓言
  • 大型芭蕾舞剧《旗帜》即将亮相北京
  • 开展企事业安全检查 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 世园会期间2500场活动 花车巡游表演每天下午3点
  • 拜城:消防安全检查“进企业” 拧紧防火“安全阀”
  • 山西要求事业单位招聘不将大学排名作为限制性条件
  • 昌都考古调查乃普石窟 尚属西藏迄今唯一功能明确灵塔窟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