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香江观澜:拼经济、惠民生 香港市民冀新一份施政报告续做实事

中新社香港10月22日电 题:拼经济、惠民生 香港市民冀新一份施政报告续做实事

香江观澜:拼经济、惠民生 香港市民冀新一份施政报告续做实事
(图侵删)

中新社记者 香卢平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将于本月25日发表其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李家超22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此次施政报告主题为“拼经济谋发展、惠民生添幸福”。在公众咨询阶段,市民期望此份施政报告可以巩固此前提及的方针和政策,继续为香港做实事。

去年10月份李家超发表施政报告以来,特区政府在帮助社会走出疫境、刺激消费、吸引人才等方面拿出实实在在的政策,今年上半年香港经济显著改善。第二份施政报告发布在即,社会关注今年会否继续突出“拼经济、为民生”的理念,充实上一份施政报告的内容,抑或提出更加优化的新措施。

对香港而言,发展和民生永远是施政重中之重。当前,面对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香港更需壮大自身,不断增强发展动能,切实改善民生,为香港由治及兴奠下更稳固基础。

拼经济,自然离不开招商引才。就此,特区政府已做了大量工作:招商方面,去年成立的“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已成功邀请到约30家企业在港建立或扩大业务。引才方面,截至今年9月,各项输入人才计划共收到约16万宗申请,超过10万宗获批,已有约6万名人才抵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也收到逾5万宗申请。超出订立每年至少输入3.5万名预计留港超过12个月人才的目标。

这些企业和人才选择落地香港,意味着“一国两制”制度之下香港的优势仍在。不仅是香港的营商环境、法律制度、金融体系等传统优势未变,更在于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过程中“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区位优势不断凸显。这些对企业、对人才都有较强吸引力。

特区政府大力“抢企业”“抢人才”取得成效,下一步更要做好服务配套,协助企业利用香港联通内地和国际市场的优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完善产业链,开拓更大的市场。

改善民生方面,土地房屋仍是需长期且重点处理的问题。在上一份施政报告中,特区政府推出了简约公屋、缩短造地程序等政策,并在年内一一落实,纾解民困。

然而,土地房屋问题的解决并非一蹴而就。目前仍有许多香港基层家庭屈居“劏房”之中。因此,社会也希望在新一份施政报告中不断优化各项措施,让香港市民及早告别“劏房”,建设香港成为更宜居的城市。

当然,除招商引才、土地房屋外,需特区政府逐一解决的难题还有很多。不过,随着爱国者治港原则的落实,求稳定、促发展已成为全港社会共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新气象已然形成。相信“以结果为目标”的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可以制定和推行创新务实的施政蓝图和方略,共同为香港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完)

  • 宁夏彭阳农产品出村进城 刮起绿色有机“旋风”
  • 全球疫情简报:美机构统计全球病例数超1600万 菲律宾连续4日新增超2000
  • 三穗县款场乡:农村消防安全大检查 拧紧夏季消防 “安全阀”
  • 上半年累计打击商标恶意注册20.5万件
  • 半月谈丨小萝卜成增收“利器”
  • 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丨张晋藩:让中国法制史的参天大树根深叶茂
  • 福州黄岐至马祖“小三通”客运航线将停航十天
  • 海内外宾客品福建大武夷非遗长桌宴 感受独特美食之旅
  • 新质生产力一线观察|易碳数科:让碳计算像“搭积木”一样简单
  • 日质疑韩将其清出“白色清单”动机 日媒:报复!
  • 英吉沙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扎实开展旅游市场价格检查
  • 南北跨越4000公里 广西和八省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
  • 香江观澜:拼经济、惠民生 香港市民冀新一份施政报告续做实事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