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乡村振兴丨山东泰安:废弃矿坑“披绿生金”

春日的田野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道朗镇城子寨村村民陈继美正忙着浇灌小麦。“去年玉米亩产1200多斤,小麦亩产800多斤。”陈继美说,这里三年前还是废弃矿坑,如今已成为沃野良田。

乡村振兴丨山东泰安:废弃矿坑“披绿生金”
(图侵删)

道朗镇作为泰安市重要的山石建材生产地,早些年因经济发展需要,对山石资源较为集中的西部区域多个山头进行了开采。2019年10月,泰肥一级路及省道330线两侧损毁山体生态修复项目动工,破损裸露的山体迎来了重生。

在泰肥一级路及省道330线两侧损毁山体生态修复工程立东片区,层层梯田渐次铺开,举目远眺,曾经疮痍累累的山体已是绿意盎然。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昔日的废弃矿坑变成肥沃良田。新华社记者孙晓辉摄。

“我们本着因地制宜、因势制宜的原则,对山体立面进行危岩体卸载,种植松柏、爬山虎等植株两万多株,对底面根据地类不同实施复耕,达到种植农作物的要求。”岱岳区土地资产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王金海说。

泰安市岱岳区区长刘国成介绍,岱岳区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昔日纵横沟壑的破损山体变成肥沃的良田,不仅带来“看得见”的生态效益,还给群众带来了“摸得着”的经济效益。

陈继美仔细算了一笔账:去年自己种植的12亩土地除去成本收益达2万多元。现在路通了,水也通了,土地恢复后也比较肥沃,今年小麦每亩产量预计能达1000斤,收益还能继续增加。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昔日的废弃矿坑变成肥沃良田。新华社记者孙晓辉摄。

据山东岱岳财金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合贵介绍,他们通过生态修复,不仅恢复绿化面积345亩,还增加耕地137亩。“我们无偿将耕地交给周边村管理,去年收成达到了吨粮田,实现净利润20万元左右。”

昔日纵横沟壑的破损山体变成肥沃的良田,是泰山区域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成果。据介绍,泰山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是国家生态修复工程的全国试点,项目总投资166.37亿元,目前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有效解决了泰山区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逐步实现“山青、水碧、林郁、田沃、湖美、草茂”的总体目标。

“生态保护修复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民生工程。岱岳区将继续做好后续管控工作,让生态工程持续发挥生态效益,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持续提升。”刘国成说。(记者孙晓辉)

  • 13日晨木星“合”海王星“同框”
  • 央广财评|利企利民利长远 让“两新”行动惠及千家万户
  • 截至6月15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_2
  • 顺德体彩大力支持 亚洲龙舟锦标赛落幕
  • 法特库利娜:我看到越来越多中国选手闪耀世界舞台
  • 我国首台国产场发射透射电镜发布
  • 三亚新增1例确诊病例 在隔离管控中发现
  • 两岸专家学者共话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
  • 「总书记,新年好!」生活越过越滋润!贵州金元社区居民:“社区就是我们最安心的港湾”
  • 甘肃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设阅读课
  • 微视频:跃然纸上 15米剪纸长卷讲述合肥70年巨变
  • 河南焦作:千余名应急民兵紧急出动抗洪抢险救群众
  • 乡村振兴丨山东泰安:废弃矿坑“披绿生金”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