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三北”行记|接续60余载 这里的沙终于要治完了

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7日电(记者彭源、任彦逸)夏日炎炎,漫步在地处黄河“几字弯”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中,微风拂过,沙地中树影婆娑,伴着啾啾鸟鸣深吸一口气,清冽的空气如饮甘泉,令人心旷神怡。

“三北”行记|接续60余载 这里的沙终于要治完了
(图侵删)

“你们绝对想不到这里过去土地有多贫瘠、环境有多恶劣。”国营新华林场场长杜文化抚摸着一棵需两人才能合抱的新疆杨说道,60多年过去了,最后的5000亩沙地终于要被一举“歼灭”了。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营新华林场所在的地方生态环境极其恶劣,沙尘暴、干热风、冰雹、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无风满地沙,有风埋人家。只见春季籽下种,不见秋天收庄稼”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这是2024年3月26日无人机拍摄的国营新华林场内治沙造林的景象。新华社发

为阻止风沙对河套平原的不断侵蚀,1960年国营新华林场正式成立,总面积5.2万亩,包含大量沙地、盐碱地,是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唯一造林治沙的生态公益性林场。

1978年起,随着“三北”工程建设启动,依托项目支撑、国家投资,国营新华林场正式吹响大规模治沙造林的“冲锋号”。“黄沙变绿是一点一点靠人‘拱’出来的。”林场退休职工李凤岐回忆说,那时候条件真是艰苦,每年到了植树期得赶进度,全场百名职工搭帐篷住在沙窝子里,运苗、挖坑、浇水全靠人工。

这是2023年6月14日无人机拍摄的国营新华林场内的景象。新华社发

杜文化告诉记者,经过几代人的艰辛付出,林场逐渐摸索出以林挡沙、以草固沙、林草叠加综合治理的模式,将人工造林与封禁管理相结合,初步形成“网、带、片”与“乔、灌、草”相结合的沙地治理格局。林场还总结出荒漠原生树种造林、冷藏苗避风造林、高压水打孔造林等技术,形成防风、固沙、锁边等一整套综合治沙的“好法子”。

据统计,“三北”工程实施以来,国营新华林场累计造林3.9万亩、林场森林覆盖率已达65%,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023年6月14日拍摄的国营新华林场中栽种的沙生植物。新华社发

如今,新华林场肩负的工作和使命已经悄悄发生变化。据了解,沙地治理告一段落后,树木的后期抚育、品种改良、栽种经济林和森林防火等将成为今后的主要工作。同时,建设规范化、智能化、集约化的保障性苗圃,为周边地区提供所需良种壮苗,也是林场未来肩负的重要使命。

国营新华林场只是防沙治沙战线中的一个生动缩影。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袁晓东说:“当前,防沙治沙工作进入快车道,巴彦淖尔市将锲而不舍推进‘三北’等重点工程建设,全力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为把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筑得牢不可破作出新贡献。”

  • 港澳调解机构在粤参与跨境解纷“第一案”诞生
  • 以“新”育“欣”,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 湖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99例
  • 拖欠工资款不还!集安法院:还钱!
  • 吉木萨尔县送法进乡村 让农民工安“薪”无忧
  • 北京昨日新增1例境外输入病例涉及京内小区
  • 「协出好声音 商出好点子」2024年,黔南政协将不断开创提案工作新局面
  • 突尼斯将从5月初起逐步解除封禁措施
  • 新漫评:“暴力”加息推高风险,美国堪称是世界经济乱源
  • 醉美岳麓之“山”篇:在林间找寻春的足迹
  • 大庆让胡路警方一天劝阻两起网络贷款电诈案件成功挽损7.5万元
  • 北京出新政 延长老旧小区住房公积金贷款年限
  • “三北”行记|接续60余载 这里的沙终于要治完了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