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对朋友圈“诱导分享”说不

近日,微信安全中心官方公众号发布《关于利诱分享朋友圈打卡的处理公告》,对在朋友圈“打卡”的一些诱导分享产品予以治理。腾讯称,微信一直依据规则打击外链诱导行为,此次打击公告只是对常规打击结果的公示。

对朋友圈“诱导分享”说不
(图侵删)

对于朋友圈“打卡”,很多人都不陌生,健身、跑步、阅读……各种“打卡”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积极生活、努力前进的姿态,是一种正能量的扩散。而且,朋友圈打卡可以形成一个被监督的氛围,借助他人的点赞鼓励,使自己获取继续坚持的动力,进而形成良好习惯和行为规范。如此说来,朋友圈“打卡”本是一件有益的事,为何被列入整治处理行列呢?

这是因为,在一些人朋友圈“打卡”的背后,往往紧跟着某些软件平台、学校机构等的广告链接、二维码等页面。朋友圈公开“打卡”多少天可获得学费减免、实物奖励等,这些物质奖励都说明平台或机构要求“打卡”的重点并非“学习”,而是在于传播。微信朋友圈是一种使用率高、传播率高的平台,此类诱导性质的“打卡”自然能有效带动传播,甚至因此而获得几乎零成本的广告宣传。这怎能不让商家趋之若鹜?

现实中,很多学习机构也纷纷加入“打卡”的队伍中,美其名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但其实每个学习课程都有相应的微信群以方便联系,在微信群中“打卡”不是更为方便,何必多此一举先发朋友圈再截图至微信群?

此类模式大肆泛滥,影响的将是微信这一平台的使用观感,谁愿意每天打开朋友圈却看到满屏广告?这不仅会打扰他人,在被诱导或半强制下,其实“打卡者”也是有苦难言,不得不顶着压力让自己的朋友圈变成免费广告位。因此,微信等平台治理“学习打卡的利诱分享”,值得点赞。

社交平台理应以正常自主自由的社交为主题,不能任由广告无限进驻。对于自己自主的“打卡”,比如每天“打卡”晨跑,无任何利益纠葛,只是晒一下清晨阳光下美丽风景和积极的自己,对于这些“打卡”,人们愿意给予最真挚的点赞。但是,那些将微信朋友圈作为广告平台的做法,却给他人的微信朋友圈带来打扰,甚至使朋友圈成为“免费广告位”或垃圾广告集中地。

根治朋友圈诱导学习“打卡”乱象,仅靠微信自身恐怕难以实现。相关平台及监管机构也应加强监管。比如,线下学习机构多如牛毛,只要不放带有关键词语的链接,改成图片等,微信平台就很难形成有效监管。只有各方联合出动,共同发力,才能让朋友圈真正以社交为主题,也能让民众自由选择是否“打卡”,而不会被动成为“免费广告位”。

  • 农村电商造福一方却遭遇成长烦恼
  • 数字人民币和支付宝:支付都得用手机,有啥不一样?
  • 2024厦门马拉松赛开跑 刷新16年来国内男子记录
  • 科普原创动画丨走路突遇强降雨 这些事项请注意
  • 你家床垫给空调发了一条信息——江西鹰潭物联网产业发展观察
  • 浙江戒毒管理多措并举 织密禁毒“安全网”
  • 孟加拉国沉船事故已造成69人死亡
  • 宁夏3年内将完成1900余家“散乱污”工业企业整治
  • 近200万件:发明专利有效量见证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
  • 摩洛哥新冠确诊病例达7601例
  • 世界戏剧日丨来,一起感受话剧的澎湃力量
  • 百货大楼的“老北京城”
  • 对朋友圈“诱导分享”说不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