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民族体育:一所中学的抗“疫”抓手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民族体育:一所中学的抗“疫”抓手
(图侵删)

新华社贵阳5月26日电(记者罗羽)下午2点半,初三学生郭恒从教室拿起一根长木棍,径直向操场跑去。

“马上上体育课,要表演我们布依族的抵杠运动。”他说,这是他们几乎每周都会练习的一项民族体育运动。

同学们在体育课上练习抵杠。新华社记者罗羽摄

郭恒是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黄腊布依族苗族乡黄腊民族中学的学生。他所说的抵杠,指的是2名男性分别手握、腋夹同一根长约1.6米、直径约6厘米的杠子(木棍)两端,在两个直径大小分别为3.2米和6.4米的同心圆内角力,谁先把对方撂倒或推出大圈谁就赢。

黄腊全乡近1.8万人,其中布依族占86%以上。这项起源于清朝末年的运动,最初是为了军队选拔,如今则变成黄腊许多村寨特有的群众性运动项目,并于2006年作为民族民间文化引入校园。

在操场上,郭恒与同学们站好队后,老师班仕文走到大家面前,声音洪亮地说:“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外很多人不幸失去了生命,其中不少是身有基础疾病或身体素质差的。这提醒我们,在做好日常防控的同时,还得加强锻炼,保持强健体魄。”

老师班仕文(右一)在体育课上为学生示范抵杠动作要领。新华社记者罗羽摄

老师讲完,全班同学进行了筋骨活动和跑步热身。之后,所有男同学站成一排,围着篮球场中圈开始抵杠训练。

郭恒首先入场,与一名同学比拼。在围观同学的加油声中,经过抵、摆、挑、压等几分钟的角力,他最终把对手掀倒在地,赢得了胜利。

“抵杠的输赢并不仅仅取决于力量的强弱,还取决于身体的协调和头脑的灵活。”作为任课老师,班仕文还主抓学校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他说,从事这项运动,不仅可以锻炼人的手脚和腰腹力量,还能提升人的身体协调性和头脑灵活度。

班仕文介绍,黄腊民族中学共有三个年级,200多名学生,其中男生100多名,绝大多数男生都学过抵杠。

两位老师在体育课上为学生做抵杠动作示范。新华社记者罗羽摄

“这项运动有个好处,无论训练还是比赛都是两人一组,平时训练只需要找到一块空地,热身后即可投入战斗。”他说,这样既能减少同学们的聚集以防控疫情,又能通过锻炼增强学生体质,还能保证传统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

同是初三学生的柏俊也是一名抵杠运动的佼佼者,他在同学心目中是力量和技术完美融合的化身,他本人十分喜欢这项运动,并对老师的话感同身受。

他说:“我经常找小伙伴一起练习,有时候我们也会利用课间练习。”学校每个班每周有3节体育课,几乎每节体育课他们都会练习抵杠。抵杠运动成了他们边防疫、边锻炼的好方式。柏俊说,在疫情防控依然不能放松的当下,人们不能仅仅专注于学习和工作,还应该搞好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来源:新华号 新华体育

  • 2019中国婚博会春季展在成都举行
  • 上海暴雨预警升级为黄色 启动防汛防台Ⅲ级响应行动
  • 天津出台公共数据资源开放管理新规 明确资源获取渠道
  • 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视频通话
  • 巧手剪纸迎新春 鸿鹄少年庆龙年
  •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丛书出版发行
  • 王小洪在北京调研禁毒工作时强调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毒品问题治理之路 不断夺取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新胜利
  • 早晚温差逐渐加大,慢性病患者如何调整饮食及生活方式?青少年、儿童群体如何有效减重?|时令节气与健康
  • 旅客粗心遗失行李 民警及时助其找回
  • 柬埔寨严防新冠输入 逐步推动恢复经济和生活
  • 三尺讲台育桃李 四轮驱动铸师魂——贵州大学大力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 “双创”带动显效 新动能加速扩宽就业版图
  • 民族体育:一所中学的抗“疫”抓手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