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华社经济随笔丨小水果,大市场

新华社上海4月17日电题:小水果,大市场

新华社经济随笔丨小水果,大市场
(图侵删)

新华社记者周琳、杨有宗

奇异果包船,来啦!

从南半球的秋天到北半球的春天,“科槐号”散装水果冷藏货船经过12天,超过9600公里航行靠泊上海,满载着来自新西兰的奇异果万里而来。这些漂洋过海的奇异果,陆续成为中国消费者的早餐、踏青郊游的小食、小朋友的加餐、咖啡馆里的拼盘……

来自新西兰佳沛的“小确幸”是:今年运送到中国市场的奇异果预计达到14亿个,平均一个中国人一个。

3月26日,装载着佳沛奇异果的“科槐号”散装水果冷藏货船抵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南港码头。新华社记者杨有宗 摄

“科槐号”货船是新西兰2024年发出的全球首艘水果专船,目的地就是上海。春季大市场,让中国成为这家新西兰知名企业的第一选择。

和很多外企一样,中国也早已成为佳沛的最大客户。2024年产季,佳沛对中国市场的出口量预计增至19.3万吨,占佳沛全球市场供应量的27%,稳居单一国家市场榜首。

吃,是大事,更是大市场。

中国大市场装下了全球味道。从酸甜略有涩感的绿果白芯,到后来口感香甜、果肉金黄的金果,此次来到中国的,还有8.4万箱最新的“宝石红奇异果”。这种红果产量不多,有一半就销往了中国。

“包船”“包机”而来的,何止奇异果。

1月,2500余吨智利车厘子抵达天津港,“车厘子快线”开辟;榴莲、菠萝蜜、山竹、龙眼、柚子……一列列“水果专列”沿中老铁路而来;通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大平台,比利时朱樱红啤梨、秘鲁沙漠蓝莓、厄瓜多尔麒麟果等和中国消费者首次“结缘”——中国,正成为“地球村”的水果集散地。

钦州港海关关员对进口山竹进行现场查验(2024年3月25日摄)。(李府阳 摄)

小水果,大开放。

奇异果的储运要求高,时鲜附加值大,对通关速度提出较高要求。

为了保证“科槐号”货船上的奇异果能够尽快到达消费者手中,洋山海关通过提前申报等举措,提供便利通关措施。货物到港后,海关关员24小时全天候监卸入库,保证果品连续卸运。

通关便利化程度提升,得益于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带来的新机遇。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文莱等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新西兰等4个非东盟成员国正式开始实施协定。

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落地,“舌尖”上的开放联通世界。

小水果,大市场。

鲜为人知的是,奇异果的原产国其实是中国。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如今,新西兰也在积极探索在中国种植佳沛奇异果,以更好实现对中国市场无缝衔接的供应。

去年12月,智利桃、杏等鲜食核果获批向中国出口。这意味着智利出口的所有品类水果都已获批进入中国市场。如今,中国是智利车厘子的第一大买家,是阿根廷羊肉的最主要出口国,也是菲律宾菠萝的第一大出口国。

中国大市场,有着更快的速度、更合理的价格、更大的合作,与世界共“飨”机遇,共同繁荣全球大市场。

  •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首违不罚、轻微免罚、减轻处罚项目清单累计达到3952项
  • 西藏民航安全飞行56年
  • 伊朗海军在伊南部水域进行大规模军演
  • 国办发文就更好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作出部署——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
  • 「银发也“疯狂”」黔西南“银发族”:解锁多样养老 乐享银龄生活
  • 宁夏家电下乡巡展活动走进灵武市
  • 意大利南部一酒吧发生枪击事件造成10人受伤
  • 重视文化和社交属性 健身房这次终于“开窍”了?
  • 疫情期间不戴口罩,将纳入北京不文明游园行为黑名单
  • 检察机关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窦万贵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 复兴号“下班”后去哪儿了?——走进复兴号的“夜生活”
  • 剑河县太拥镇开展法治教育普及行动
  • 新华社经济随笔丨小水果,大市场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